“倒逼”機制促線纜業質量提升
“倒逼”機制促線纜業質量提升
質檢總局、工信部建立“倒逼”機制,督促企業主動落實主體責任——經過多部門的聯合推動,我國電線電纜企業質量自律水平、政府監管水平、行業發展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定于2012年11月1日在安徽省蕪湖市舉辦中國(蕪湖)電線電纜博覽會暨產品質量峰會。
上述信息來自國家質檢總局、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信部、蕪湖市人民政府今天在京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述有關方面負責人通報了我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工作成果,介紹了大會總體安排和籌備情況。
電線電纜產品被譽為工業行業的“血管”和“神經”,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是現代經濟社會正常運轉的基礎保障。其質量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近年我國電線電纜行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聚集區域快速發展。“十一五”以來,該行業年產值平均增長超過25%,2011 年產值達11000億元,其中僅安徽、江蘇、廣東、浙江、山東五省就大約占到了70%。雖然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實現了規模****,但欲加快做大做強,必須在提高行業集中度、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等方面作進一步、更大的努力。這些行業發展中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部門、工業企業和社會各界多方發揮合力作用。
2011年11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聯合制定了《關于促進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的指導意見》,成立了6部門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聯合工作組,堅持政府推動、企業為主、市場引導、社會參與的原則,集中力量加快提升我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和產業發展水平。據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年來,聯合工作組建立實施了一系列有利于電線電纜質量提升和產業發展的制度措施,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政策牽引和引導作用持續顯現,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深入落實,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不斷優化,嚴厲打擊和懲處了一批質量違法違規企業,樹立了一批具有質量誠信領跑者形象的優良企業典型。
這位有關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質檢總局與工信部著力建立促進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倒逼”機制,堅持正向牽引和反向擠壓相結合,促進電線電纜企業主動有效落實主體責任;電力聯合會推動電力電纜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搭建電力企業與誠信供應企業交流平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主要用戶全環節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發布供應企業**行為處理細則,對不能依法履責、存在質量失信問題的供應企業,采取暫停授標、限制授標、通報整改等措施,從招標使用環節*大限度地擠壓了不合格企業的生存空間。
據介紹,召開主題為“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產業發展,建設質量強國”的本次大會,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的重要舉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電線電纜產業界、科技界、大用戶和消費者參加會議,將對促進我國電線電纜質量提升和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大會將展示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成果,并主要舉辦4項活動:國內電線電纜產品質量提升會議;電線電纜博覽會;電線電纜產業發展對接會和電線電纜行業發展高層論壇。